商洛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商洛市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17-2021年)的通知


来源:雷火官方网站
发布时间:2024-01-06 11:15:28

  《商洛市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1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为加快转变食用菌生产方式,逐步优化区域布局,调整品种结构,推动加工能力和市场建设,实现商洛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快速增收。依据《商洛市生态农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结合特色农业攻坚战和产业精准脱贫,特制定本规划。

  1.生态环境良好:商洛生态环境良好,天气特征情况天成,林木资源和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丰富,素有“南北植物荟萃、南北生物物种库”之美誉。全市森林覆盖率66.5%,良好的生态条件适宜生产高质量的食用菌产品,是陕西省乃至国内食用菌生产的最佳适宜区。

  2.基础条件优越:商洛食用菌种植历史悠远长久,早在明清时期就有记载,人工栽培始于二十世纪70年代,是陕南地区 “南菇北移”的重要承接地。群众种植基础深厚,技术掌握熟练,效益显著,前景可观,从业农户户均收入2万元,农业人口人均超过500元。专业村镇人均纯收入中食用菌占比高达80%以上,食用菌已成为我市农村继劳务输出之后现金收入主要来源。

  3.区位优势显著。随着西合、西康两条铁路贯穿全境,沪陕、福银、西康、洛商四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商洛作为西北通往中东部、长三角、西三角的交通枢纽地位日益凸显,促使商洛融入了西安1小时经济圈、武汉1天经济圈,为食用菌产品流通、保障西安及周边市场供给,提供了便利条件。

  4.发展前途广阔:据统计,我国食用菌年消费量以7%的速度持续增长,市场需求持续不断的增加。商洛食用菌种植规模逐年扩大,群众积极性持续高涨。2016年,食用菌生产总量占全省23%,位居全省第二,香菇生产成为陕西第一大市,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潜力和前景空前巨大,完全可能成为大产业。

  我市是陕西省食用菌生产的适宜区,自然条件优越,产业基础良好,发展前景广阔。近年来,我市食用菌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

  1.产业发展迅速。“十二五”末,全市栽培食用菌1.51亿袋,鲜菇产量15.9万吨,产值15.4亿元,纯收入8亿元,分别较“十一五”末增长105%、44.5%、75%、30.1%。食用菌从业农户、人员分别达到5万多户、10万余人,占比分别达到11.6 %和6.8%,食用菌专业村383个,主产区菇农户均收入2万多元、人均食用菌单项收入达到5000元,菌农收入明显高于其它农户的收入,食用菌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我市食用菌总产量、总产值稳居全省第二,仅次于汉中,香菇年产14.3万吨,居全省乃至西北第一,优势显著。

  2.经济效益显著。食用菌投入产出比在1:3以上,户栽5000袋,产值4- 5万元、纯收入2-3.5万元。效益是大棚蔬菜4倍、大田作物30倍;1袋香菇相当1只肉鸡纯收入, 200袋香菇相当1头肉猪纯收入。

  3.科技水平提升。经多年实践,主产区菇农基本熟练掌握食用菌栽培技术,科技意识、科技素质普遍增强。908、9608、等香菇品种推广普及率达95%以上;808、武香一号等反季节香菇品种推广普及率100%,免割袋普及率达70%。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20个,食用菌开发加工企业5个,菌种生产场66个,物资、机械专卖店23个,从事食用菌购销大户达到1500多人。

  4.栽培模式转型升级。立体、层架式成为主体栽培模式。顺季、反季、周年栽培多种方式并存。传统分散的家庭生产加快向规模化、集约化、半自动化、合作社、企业化方向转变。

  5.品牌开发稳步推进。全市7县区全部通过无公害食用菌产品整县环境评价,累计认定无公害食用菌生产基地36个,认证食用菌“三品”产品42个、绿色食品1个,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达到100%,产品在省内外形成一定知名度。

  6.代料生产成为趋势。各地积极开展农业废弃物再利用试验示范,特别是近几年来,大力利用以关中苹果木屑为主要原料发展食用菌,代料栽培成为主流,加快食用菌生产由资源消耗型向农业废弃物再利用型转变。商州区利用苹果木屑、中药渣栽培香菇;洛南县利用桑枝条栽培香菇;柞水县利用栗苞、麦草栽培香菇、双孢菇等。2012年,探索首创了食用菌“百万袋”生产模式,促进了资源高效利用,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代料生产成为食用菌发展方向,栽培规模占全市总量的90%以上。

  1.产业定位不明确,引导不积极。各级各部门关于食用菌发展对森林资源的影响缺乏科学评估,对保护与利用的关系缺乏深入研究,食用菌产业发展缺乏合理的定位,缺少完整的产业规划和配套扶持政策,产业地位与增收作用不匹配。加之,在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乱砍滥伐现象,也处理过不少干部,引起社会关注,给一些地方食用菌产业带来负面影响。尽管我市发展食用菌产业有较好的基础,群众的生产热情相对较高,不少地方农民工返乡创业把发展食用菌作为首选创业。但由于一些地方政府正面引导不积极,思想有顾虑,不敢大胆支持,从而制约了该产业的升级发展。

  2.品种结构单一,市场风险较大。我市食用菌以香菇为主,占到各类食用菌总量的88%,呈现出“一菇独大”的生产格局,木腐菌类占比过高,草腐菌类占比过低。食用菌产业品种过于单一,市场风险增大,对林木资源消耗较大,可持续发展受制约。

  3.组织化程度较低,产业链条短。全市及各县均缺乏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规划,基本没有具有较强带动性的贸易型和深加工型的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发育不良,指导不力,技术标准缺位,没有形成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定价权不大,市场地位不高,竞争力不强,市场风险较大。

  以推进食用菌产业化为主线,以转变生产方式为核心,以推广先进生产模式为重点,以生态高效、循环经济为根本要求,以打造产业精准脱贫示范点为抓手,坚持科技带动,建立健全产业服务体系,突出代料生产,提高农业废弃物利用水平,优化品种结构,规模质量并重,加快加工能力和市场建设,全面提升食用菌产业发展水平,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使其成为商洛农业经济新增长点、生态高效农业典范和循环经济新亮点。

  1.坚持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原则。食用菌是农业的朝阳产业,具有极为广阔的市场前景与发展的潜在能力,要坚持以创新为动力、以科技为支撑,通过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区域布局,调整品种结构,推动加工能力和市场建设,实现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

  2.坚持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原则。坚持循环发展理念,依法处理好产业高质量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的关系,大力推广农林废弃物代料栽培技术,加快食用菌生产由资源消耗型向农林废弃物再利用型转变,实现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

  3.坚持依靠科技创新原则。以科研攻关、技术集成与推广、科技机制创新为支撑,强化技术培训与指导,创新生产经营模式,推行规模化、科技化、标准化发展,不断提高生产水平和产业发展后劲。

  4.坚持市场导向原则。以市场为导向,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基地和产品认证。培育龙头企业,加大品牌建设,开拓市场,提高效益,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动食用菌产业化进程。

  到2021年,全市食用菌稳定在2亿袋,食用菌总产量(鲜品)达到25万吨,产业综合收入20亿元以上,加工、出口实现突破,专业市场、香菇品牌具有区域影响力,使食用菌产业成为我市继核桃产业之后的又一名片式产业。“十四五”期间,稳定种植规模,主攻加工和出口,产业综合收入超过30亿元,建成全国重要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重要的出口和加工基地、区域性食用菌产品集散地,“商洛香菇”品牌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食用菌成为商洛经济新的增长点。

  (一)优化结构布局,持续提高规模化水平。一要调整品种结构。按照市场导向、突出特色、多菌类发展的原则,全市应稳定发展香菇,加快发展木耳、平菇、双孢菇、金针菇等品种,积极发展羊肚菌、杏鲍菇、大球盖菇等珍稀菌类;稳定发展木腐菌类,加快发展草腐菌类;稳定发展干菇,加快发展鲜食菇;稳定发展顺季生产,加快发展反季和周年生产;加快发展食用菌,兼顾发展药用菌。力争到2021年,使香菇占比由现在的88%调整到70%,平菇和木耳占20%、珍稀菌类和药用菌占10%,品种结构更趋合理,产业链条持续增粗。二要优化区域布局。针对区域类型气候特点,加快建立食用菌优势区域板块。一是以商州东部、丹凤县东南、商南县东北、洛南县的东部、山阳县东北部27个镇为主,重点发展代料香菇生产基地。二是以洛南县西北、丹凤县北部、商州南山、柞水县东北10个镇为主,重点发展代料木耳生产基地;三是以城郊、城镇周边为主,重点发展平菇和珍稀菌类生产基地;四是以海拔800米以上的冷凉山区14个镇为主,重点发展反季节生产,促进食用菌优势产区、产业板块、示范园区加快形成。

  (二)转变生产方式,提高集约化水平。狠抓标准化基地建设,持续扩大产业规模,坚持绿色发展,坚持转变方式。一是加快 “百万袋”生产循环模式复制推广,充分利用关中苹果锯末等农林废弃物发展代料生产。大力推行企业(合作社)承载带动、农户分散经营的生产模式,即依托一条专业化菌包生产线,采取“工厂化菌包生产+农户分散出菇管理”的方式组织生产,实行“七统一分”(合作社或企业统一原料采购、统一优良菌种、统一菌包制作、统一接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产品回收,农户分散出菇管理),实现企业与农户的优势互补,达到农企共赢,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利用农作物秸秆等为原料发展草腐菌,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减少林木资源消耗。三是依法有序利用林木资源,合理有效利用森林采伐指标,坚持生态保护与利用并重,促进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

  加快“百万袋”模式推广,有效提高食用菌生产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推动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迈上新台阶。到2021年,全市建立年生产能力达到100万袋的专业化菌包生产线条,商州、丹凤、山阳、柞水各15条,洛南、镇安各10条。

  每年建设食用菌生态标准园20个,到2021年全市建设100个食用菌生态标准园,食用菌生产水平得到大力提升。

  加大食用菌示转型升级范县创建力度,到2021年创建3个食用菌转型升级示范县,实现“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提升食用菌产品附加值,增加菇农收入。

  依托食用菌生态标准园建设,聚集生产要素,提高产业集中度,到2021年创建30个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示范镇。

  选择基础较好的食用菌专业村,到2021年创建100个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示范村。

  (三)加快市场体系建设,搭建营销平台。统筹相关部门力量,加强食用菌出口政策、财税支持政策研究,引导、鼓励龙头企业积极申请外贸出口权,加盟阿里巴巴等大数据平台,畅通食用菌出口通道,促进全市发展创汇菌业。同时,学习借鉴随州、西峡经验,采取高水平规划、分期建设方式,率先建成食用菌生产资料、设备、产品交易专业市场,尽快投入运营,逐步实现市域内食用菌就地加工、出口,转化增值。我市要确定建设主体,迅速启动商南县食用菌专业交易中心和西安专营门店的规划建设。在县区、主产镇村建设配套的产地市场,更好围绕中心市场服务,努力打造“商洛香菇”品牌,提升在区域乃至全国的影响力,最终实现“买区域,卖世界”。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充分利用电商服务平台,开展食用菌产品的推介与销售。

  启动建设商南县食用菌专业交易中心;在县区、主产镇村建设配套的产地市场,搭建产销对接销售平台;在食用菌主产镇村(社区)建立农村电子商务站点,利用电商平台,实现线上线下销售。

  在西安、北京、南京较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设立食用菌产品销售专营门店,建立产品销售窗口。

  在食用菌批发交易中心和产地市场配套建设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在主产区、企业、合作社等配套建设冷藏库、冷链物流设施设备。

  通过在北京、南京、西安等城市举办食用菌产品推介和洽谈活动,拓宽产品营销渠道。

  (四)突出加工出口,提升产业化水平。要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改善投资环境,广泛吸引各类资本投入开发生产香菇酱、罐头、菇粉、菇粒、菇丝等各类食品,利用残次菇及菇柄加工即食食品、休闲食品、调味品、汤包(料),积极研究开发以食用菌为原料的保健品、化妆品、辅助疗品、药品等,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建立食用菌产业园区,聚集生产要素,有效提高产业集中度。力争2017年招商引进食用菌发达地区1-2户龙头企业落户商洛,开展示范生产经营,带动本地产业发展。

  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每县区培育1-2个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年销售收入超过3000万元以上的加工型企业。

  鼓励有条件的县区建设食用菌加工产业园;鼓励企业积极研究开发以食用菌为原料的保健品、化妆品、辅助疗品、药品等,依靠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分级、包装和食用菌各类食品加工生产。

  通过内引外联,培育3个以上注册地在我市的食用菌产品出口企业,扩大出口规模,增加出口创汇额。

  依托食用菌出口龙头企业,在主产区建立1个出口备案基地,为加工公司提供质量可靠的生产原料。

  (五)充分发挥优势,助力产业精准脱贫。依托食用菌产业优势,促进产业脱贫。一是引导有能力的贫困户,自主发展食用菌产业,强化金融扶持、政策扶持和技术帮扶,做到“扶上马、送一程”,确保实现稳定发展、稳定增收目标。二是提高贫困户参与度和收益水平,分享产业高质量发展红利。三是鼓励经营主体适度带动,通过“联股、联利、联薪、联产“等方式,深化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使贫困户能够“借船出海”闯市场。四是推进消费扶贫模式,开展系列推介活动,与外地餐饮集团、批发市场合作,开展商洛食用菌消费扶贫,制定商洛食用菌消费扶贫菜谱,全力打造商洛食用菌出省、进京直通车。五是推进“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鼓励贫困户和农民以土地、资金、劳力入股经营,有效融入市场主体、村集体经济,“镶进”食用菌制种、生产、加工、经营全产业链条,激发贫困户产业脱贫“内生动力”。让更多的贫困户深度参与食用菌产业,全力打造商洛产业脱贫的“样板产业”、“品牌产业”。

  每县区选择具备条件的贫困村,引导贫困户发展食用菌产业,全市建设食用菌产业扶贫基地100个以上。

  选择村级班子强、产业有基础的贫困村,发展食用菌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到2021年培育50个集体经济示范村。

  (六)强化创新驱动,提高科技支撑水平。一是设立商洛市食用菌技术研究中心,加强与相关科研院所合作,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坚持内外并重,联合攻关,加大食用菌优良菌种、基质配方、废弃物再利用等关键技术和模式的研究、引进和推广,不断提高技术支撑能力,增强发展后劲。二是加强农技人员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重视引导食用菌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发挥民间团体在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推广作用。三是探索尝试在商洛学院、商洛职业技术学院开设食用菌课程,争取设立专业学科,为我市培养高素质食用菌专业人才。在县区职中举办学制灵活的各类食用菌培训班,重点培养职业菇农和有志于食用菌发展的农村青年。四是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利用新媒体,向食用菌从业人员发布食用菌生产技术、市场行情、行业动态等有效信息,确保食用菌信息畅通。

  依托商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组建市级食用菌研发中心,重点开展品种选育引进、关键生产技术研发、精深加工技术研发等。

  组建市级产业技术服务专家团,建立食用菌首席专家和岗位专家制度,实行首席专家和岗位专家负责制,专题研究和解决生产中技术难题。

  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一批懂生产、懂经营、懂管理的职业菇农和土专家,提高菇农生产经营水平,增加菇农收入。

  (七)着力打造品牌,促进融合发展。一是政府主导,加快“商洛香菇”地理标志认证,着力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授权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无偿使用。二是加快研究制定以商洛香菇为重点的食用菌技术综合指标体系,用标准支撑品牌。三是鼓励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等市场主体注册商标,申创著名商标、驰名商标,开展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大打秦岭生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美誉度。四是依托优势人文资源和生态资源,着力打造食用菌特色小镇,促进食用菌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融合。发掘香菇文化,开发系列菜品,建设食用菌博物馆;结合“秦岭旅游节”,策划举办富有商洛特色的“秦岭香菇节”,推动三产深度融合,提升商洛香菇影响力。

  着力打造“商洛香菇”区域公用品牌;鼓励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注册商标,申创著名商标、驰名商标,加大品牌创建力度。

  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在商南、丹凤、商州建设香菇特色小镇,在柞水下梁建设木耳特色小镇。

  发掘香菇文化,建设食用菌博物馆;依托秦岭旅游节,策划举办富有商洛特色的“秦岭香菇节”,提升商洛香菇知名度;结合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开发富有特色的食用菌菜品,休闲食品,打造“舌尖上的商洛”。

  (一)加强组织领导。食用菌产业是农业的朝阳产业,对于改善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精准脱贫具有重要的意义。市上成立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统筹全市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各县区要将发展食用菌生产纳入农业产业的战略重点,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落实各项措施,充分利用各项扶贫政策推动食用菌更好发挥精准脱贫的作用。发改、财政、农业、林业、水务、商务、供销、科技、税务、金融、招商、工商质监等相关部门要从我市农村经济发展大局出发,明确职责,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同心协力推动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强化政策扶持。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市级每年设立食用菌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和完善食用菌产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积极发挥财政性资金的引导作用,重点支持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引进研发、科技培训与推广、专业化菌包生产线、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固定资产投资贷款贴息和市场建设等环节。各县区也要设立食用菌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鼓励通过PPP等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和民营资本投入食用菌产业。二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引导信贷资金、民间资本、外资企业投向食用菌产业,促进产业发展与资本市场相结合,尽快形成在资源保护、技术研发、基地建设、信息交流和宣传推广等公益性方面以政府投入为主,引导企业投入的多元化产业投入体制。农业、林业、水务、供销、商务、扶贫等相关部门要统筹整合相关资金,扶持食用菌产业发展,鼓励各类金融机构特别是涉农金融机构加大对食用菌基地、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投资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促进食用菌产业加快发展。支持保险机构开展食用菌保险业务,鼓励和引导各类生产经营主体积极投保,提高抵御风险能力。三是研究制定针对性强的支持出口创汇的财税、信贷政策及招商引资尤其是加工、出口、科研项目的优惠政策。

  (三)强化宣传引导。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充分的利用新媒体,向食用菌从业人员发布食用菌生产技术、市场行情、行业动态等信息,实现信息共享,确保信息畅通。强化宣传,提高菇农资源保护意识和科学生产观念,引导菇农积极参与专业合作组织和产业化经营等现代生产方式,促进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加强食用菌专业人才队伍培育,采取引进来、送出去等办法,培育食用菌科研、生产、加工、营销等领域人才,确保每个生产基地、企业都有一支业务精湛的食用菌人才队伍。强化培训和技术服务,提高食用菌生产经营水平。通过引导和带领做好产业、做强品牌、做大市场,努力把我市打造为全省乃至西北地区食用菌产业航母。

  (四)强化督查考核。要突出规划引领,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将食用菌产业发展工作纳入对县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和特色农业攻坚战考核内容一并考核。强化督促检查,建立重点工作督查机制,定期督查、评比、通报,推进重点工作落实。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夯实工作责任,确保政策和各项任务的相互衔接。各县区要切实贯彻本规划,结合实际,突出特色,做好县级规划与本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的衔接协调。